《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吉林大学扶贫人员到通榆县开展扶贫对接
2016年初,结合我省有关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吉林大学制定了《吉林大学进一步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实行针对通榆县各贫困村的点对点扶贫工作,至今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
一、定点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2016年初,吉林大学组织25个单位参与定点扶贫通榆县工作。其中,19个单位针对各个贫困村实行点对点帮扶,6个单位针对通榆县的实际需求进行地质探测及农牧产品开发平台建设。
一年来,各扶贫单位按照学校的扶贫工作要求并结合本单位的优势和特点,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各单位均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贫困村的状况充分进行摸底调研后,制订了详细的扶贫方案,多方筹措资金并按计划逐步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础教育。部分单位对贫困村的学校及学生提供帮扶。第二医院为贫困大学生赵小溪提供助学款1.3万元;经济学院、材料学院等单位向数十名小学生发放学习用品;汽车工程学院对中小学生进行文化课辅导及兴趣爱好培养;出版社向包拉温都蒙古族学校捐赠图书3000多册共计5.6万余元;附属中学利用假期教师培训时间为通榆县开展了2期培训,共培训80余位中小学骨干教师。
公共卫生。学校几大医院发挥自身优势,对贫困地区在公共卫生方面实施帮扶。中日联谊医院组织扶贫医疗队为500多名村民开展义诊活动。义诊专家们为村民耐心细致地检查诊疗,认真分析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及日常护理方案。在活动中,中日联谊医院发放了价值3万余元的药品,免费做彩超、心电检查200余人次,为卧病在床的贫困患者送医送药,并为他们送去慰问品。第一医院针对黎明村22位大病贫困患者开展一对一的精准医疗帮扶工作。一是医药箱捐赠。为每位大病贫困患者建立医药箱,备齐常用药和备用药,并定时补充,以缓解病人沉重的医药负担。二是液体药物捐赠。为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捐赠一批静脉输液的液体药物,贫困农民在当地治疗时可以免费使用。三是治疗帮扶。针对需要进行手术或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协助农民与医院进行沟通,联系会诊,并给予医疗费用上的扶持。第二医院在联合村和新发乡卫生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义诊活动,诊治患者300多人,免费发放了近万元的药品。在义诊的同时,专家对乡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及各村村医进行现场急救知识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口腔医院到幸福村开展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对患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的村民,来院治疗给予费用方面的减免,并对近50名村民进行了口腔检查及赠送了口腔保健用品。
人员培训。各单位针对地方需求,在各个领域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商学院在通榆县举办企业高管素质提升专修班,根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及相关要求,选择学院最优秀的师资力量,进行了精心的课程安排,为地方培训100名高素质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学院对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提供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帮助建设科技示范田,根据贫困户在种植技术方面的需求,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专家为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汽车学院对村民进行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各种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受训人员的管理能力及工农业技术水平。
专业技术及项目支持。化学学院针对帮扶对象采用科技帮扶手段,由业务教师带队集体考察了绿海村的农田、水利、气候、农作物、养殖业等情况,因地制宜寻求有效可行的技术扶贫手段。同时,高岩老师的秸秆转化项目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即将投入使用。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大科技项目扶贫的力度,引进节水灌溉技术,缓解土壤干旱问题,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并大力挖掘校友资源和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投资性项目建设,以实现当地产业增收。环境与资源学院对通榆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及环境制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制订了一系列项目合作方案。地球探测与技术学院为通榆县提供了遥感测绘技术及影像图,以支持地方的经济发展。交通学院协调省交通厅为新富村争取到修建15公里道路项目。法学院多次组织青年教师进村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进行普法宣传。口腔医院对13户贫困户提供养殖项目支持,并对产品进行回购,预算投资10万元,同时提供资金4.5万元用于乡村道路修建。计算机学院和行政学院分别对帮扶的贫困村提供电脑等设备及网络技术支持。
上一篇:名本科以上大学生加盟五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