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在当前急剧转型的时代,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与理论建设越来越跟不上实践的发展步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对百度的依赖降低了人们系统性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和意愿。上述问题反映到大学课堂尤其是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教育里,便产生了理论碎片化、现实空洞化、知识无用化等现实和问题。随着国家对本科教学和相关课程建设的重视,如何让学生系统掌握社会科学理论、了解转型社会现实,进而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亟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转型及其对高校社会科学提出的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时期,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也面临新旧秩序转换。转型社会是复杂的、漫长的,也是有风险的[1]。转型社会的治理对发展中的高校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一,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明确的政治导向。社会转型意味着新旧规则的交替和重大利益的调整,需要对转型的方向和未来进行战略规划和思想引领,进而对国家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未来走什么样的路、打什么样的旗,是必须加以明确回答的。高校社会科学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和民族复兴大计,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如此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始终能够在变化的社会和复杂的环境中掌好民族复兴之舵。
第二,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实践烙印,每个时代的社会科学都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发现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进而提出治理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进入新时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回避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而是应该在问题的背后找到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第三,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雄辩的解释能力。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给人们带来很多新的困惑,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又给每个人提供了分析解释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众说纷纭、缺乏共识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有求知的欲望,也有自媒体等搜集知识的途径和表达观点的渠道。如何在复杂的现实和多元的理解中、在课堂上作出让大家信服的解释,对多数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第四,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可行的对策方案。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2]。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复杂多样,需要大量的创新举措加以应对。这对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提出新的挑战,要求社会科学不仅要能坐而论道,在实践中提炼新的理论,更要运用社会科学理论指导转型社会治理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智库的建设发展,就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为社会转型提供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
第五,转型时期的社会科学要有前瞻的预见能力。转型社会的过渡性和制度不确定性以及转型期社会问题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巨大风险[3]。修补式创新和经验式决策往往难以解决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危机,高校社会科学需要对现状有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转型社会问题进行前瞻性的预见分析和研判,这也是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主要特点及其独特价值所在。如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就给基层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促使基层社会在解决眼下问题和矛盾的同时,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和前瞻考量。
二、当前高校社会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恢复重建,我国社会科学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为改革开放输送了大批人才。与此同时,受高校扩招等外在因素影响,加之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时间不长,在教学实践中客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理论上套用西方话语体系,中国特色彰显不足。近现代以来,中国在管理、科技等领域向西方学习,开启了现代化征程。在此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的理论和范式,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西方理论体系本身也在不断转换,对其进行借鉴需要一个本土化改造过程。尤其中国这么大,在当今改革进入深水区没有参照物和模仿对象的背景下,面临的环境和问题与西方存在很大差异。在这方面,中国的先贤早就意识到,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前,我国社会科学在话语体系、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言必称西方”现象依然存在[4],对中国传统智慧的挖掘和现实理论的提炼略显乏力,中国特色彰显不足,理论自信需要发力,进而用中国话语和中国故事描述和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上一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数据复用行为研究以经济学为
下一篇:没有了